顯示具有 Portugal 葡萄牙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Portugal 葡萄牙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外表樸實內裝華麗的辛特拉宮和沒有城堡的摩爾人城堡 (Sintra National Palace & Moorish Castle)

靠近辛特拉鎮上的辛特拉宮(Sintra National Palace), 比起色彩繽紛的佩納宮(Pena Palace), 外觀大多為白色的外牆顯得樸實低調. 在11世紀時, 安達魯西亞(Andalusia)的阿拉伯地理學家阿爾巴克里(Al-Bakri)在他的書中提到了在辛特拉的"兩個城堡", 其中一個指的是辛特拉宮, 另一個是在辛特拉宮對面山上的"摩爾人城堡"(Moorish Castle). 但是其實在摩爾人統治辛特拉的年代, 只有紀載當時的統治者在現今辛特拉宮的位置居住, 但是現在看到的辛特拉宮並不是摩爾人當時建的, 是經過好幾個葡萄牙國王從13世紀至16世紀的建設及擴充, 現在看到的辛特拉宮是最接近16世紀中的樣子. "摩爾人城堡"現在則是只剩下城牆. 


在辛特拉宮前方的廣場原本旁邊還有一圈貴族的住宅圍繞, 如同一個中世紀的城堡, 所以不像今天看到的是開放式的.

辛特拉宮主要的建設者包括在14世紀初建了宮內教堂的迪尼什一世(Denis I of Portugal), 14世紀建造了"天鵝廳"(Swan Room)的約翰一世(John I of Portugal), 還有15世紀增建紋章室(Room of the Coats of Arms)和東側房間的國王曼紐一世(King Manuel I). 

辛特拉宮結合了不同的建築形式--哥德式(Gothic), 曼紐式(Manueline), 摩爾式(Mooris), 穆德哈爾式(Mudéjar)


這間"天鵝廳"是城堡中最大的房間, 是國王約翰一世在1425年下令建造的. 這個房間也是受到摩爾建築文化影響最深的部分. 這裡被用作宴會跟接見外賓的場所.  

文藝復興風格裝飾的木質天花板可追溯至16世紀末, 由 27 個八角形的格子組成, 上面繪有白天鵝. 天鵝廳在1755年的大地震損毀, 後來國王荷西一世(José I of Portugal)下令將其整修, 直到現在天鵝廳還有用在特別的節慶跟接待外國的大使貴賓. 


15世紀初的時候, 約翰一世將他的房間規劃在中庭旁, 這樣他就可以觀賞到這兩個威風(?)的煙囪. 中庭裡用了大量有著綠色有如公雞腳印的幾何圖形的磚做裝飾. 

這個"喜鵲廳"(Magpie Room)最早在國王愛德華(King Edward of Portugal)的執政時期用來招待大臣跟外國使節. 這個房間從15世紀就被稱為"喜鵲廳"直到現在, 名稱源自於天花板上136個繪有喜鵲的木板.  


這個在"喜鵲廳"的大理石壁爐是教宗李奧十世(Pope Leo X)送給國王曼紐一世(King Manuel I)的禮物. 


"金廳"(Golden Chamber)是國王塞巴斯蒂安(Sebastian, King of Portugal)的房間. 在15至16世紀時屋頂跟牆上都有鑲金的裝飾所以稱為金廳, 但是現在已看不到.  


人魚廳(Mermaid Room)在國王約翰一世當政時期被用作衣櫥, 裡面收藏了衣物跟珠寶還有皇室的私人物品

"更衣室"(Dressing Room)跟隔壁作為衣櫥的"人魚廳"相連, 雖說是稱為更衣室, 但是用於收藏寶物. 

畫廊室(Gallery Room)是建造於世紀末至世紀初, 拱型的屋頂上繪有帆船, 帆船上的旗幟除了有葡萄牙, 還有荷蘭, 跟奧圖曼帝國(Ottoman), 都是大航海時代的先鋒代表. 

在畫廊室展出了有精細繪圖的盤子, 還有各種在辛特拉宮用的彩色瓷磚

"王子的花園"--19世紀時這個花園相連著王太子的房間, 所以被稱為"王子的花園". 這個王太子是未來的國王佩德洛五世(King Pedro V). 皇宮牆上的"曼紐式"(Manueline)窗子是在16世紀時裝上的.

過了這扇"曼紐式"的門就到了紋章室(Room of the Coats of Arms)

這個紋章室應該是整個辛特拉宮裡我最喜歡的房間了, 我去參觀的時候還有很多專家在整修呢~

紋章室是國王曼紐一世在16世紀初時建造的, 這裡也是歐洲最西邊的皇宮房間. 華麗的屋頂上畫得滿滿的各個葡萄牙貴族家族的紋章. 

相較於屋頂的閃耀的金色, 牆上藍白的冷色調反而更為搶眼. 這些牆上的瓷磚裝飾源自於1710至1715年, 拼貼出來的圖案大部分是鄉村的風景跟打獵的情景. 

原本這些瓷磚覆蓋的牆上還掛有16世紀的織錦


國王阿方索六世(Alfonso VI of Portugal) 治理葡萄牙從1656至1683, 但是大部分的時間他只是名義上的國王. 1667年的時候他的弟弟彼得二世(Peter II)掌權推翻他, 並且把他監禁在特賽拉島(Terceira)7年, 後來雖然允許他回到葡萄牙本土, 但是把他監禁在這個房間. 這個房間地上的磚是皇宮最古老的部分之一, 建於約1430至1440年間. 

教堂(Chapel). 迪尼什一世在位期間建的, 屋頂是典型的穆德哈爾式(Mudéjar).

阿拉伯廳(Arab Room)是個充滿異國風情的穆德哈爾式房間, 這裡的裝潢很可能是國王曼紐一世在1498年造訪西班牙得到的靈感, 房中有個水池, 水池的中間有海神跟人魚的雕像. 

這個廚房於15世紀初國王約翰一世(John I of Portugal)在位期間建造, 當時的構想是將廚房建成一個獨立的房間以避免火災. 這個大廚房有著兩支高33公尺的煙囪, 是辛特拉顯眼的目標, 後來也被當成辛特拉的地標.


有著華麗大吊燈的是"曼紐廳"(Manueline Room), 這個大廳在曼紐一世時期用作聚會的場所. 大吊燈是19世紀時在威尼斯的慕拉諾島(Murano)購入的. 牆上美麗的瓷磚上繪著曼紐一世的個人徽章, 雖然這些是在1931年製作的, 但是是完全參考16世紀時的設計.

從辛特拉宮的迴廊可以看到辛特拉鎮跟山上的摩爾人城堡. 

瑪麗亞·皮亞公主(Maria Pia)出生在義大利的薩伏依王朝(House of Savoy)家庭, 在1862年當瑪麗亞·皮亞公主14歲時跟葡萄牙國王路易一世(King Luis I of Portugal)結婚. 這裡是她的梳妝室. 這裡的洗手台, 桌子, 還有鏡子, 都是洛可可式(Rococo)設計. 其中裡面一個門通往廁所. (設備可是很先進了~)

連接著梳妝室的是瑪麗亞·皮亞公主的客廳, 也是她用來工作, 休息, 或是休閒的地方. 這個房間裝飾得很有品味, 淡色的牆面有金色的花紋, 配著暗色的原木家具.

這間是瑪麗亞·皮亞公主的盥洗間, 裡面有浴缸還有冷熱水的水龍頭, 彩色的玻璃門是在1857或1858年間裝上的. 
這個皇宮被葡萄牙皇室使用了8世紀, 瑪麗亞·皮亞公主是最後一個住在辛特拉宮的貴族, 她在1910年10月5日的葡萄牙革命(Implantação da República Portuguesa)時交出了皇宮, 然後被放逐回到了自己的故鄉義大利. 

在中庭的北面有個藍白磁磚裝飾的"洞窟"(Grotto of the Baths), 這裡是夏天納涼的好地方, 在裡面曬不到太陽, 頂上有無數的小孔還會噴出水來降溫. 文獻紀載這裡是國王塞巴斯蒂安時期就存在的, 預估是建於15世紀末期或16世紀初期, 在18世紀時又重新裝飾.

頂上的繪圖訴說了天神創造世界的故事

這裡是"獅子的中庭"(Lion's Courtyard), 裡面有水池, 噴泉, 還有牆上裝飾的綠色瓷磚. 


出了辛特拉宮穿過鎮上去公車站搭車去對面山上的摩爾人城堡. 這時的辛特拉也是刮風下雨出太陽這樣無限循環啊~~~

辛特拉在7,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Neolithic)已有人類居住了, 接著是青銅時代(Bronze Age)跟鐵器時代(Iron Age)都有人類居住過的痕跡. 在711至714年, 阿拉伯人跟柏柏人(Berbers)攻占了伊比利半島(Iberian Peninsula)而在辛特拉建了"摩爾人城堡". 

到了798年, 阿斯圖里亞斯的阿方索二世(Alfonso II of Asturias)帶領了基督徒從海上攻打里斯本(Lisbon), 到了1022至1093年, 穆斯林跟基督教徒的衝突越來越嚴重, 到了1147年里斯本跟辛特拉正式交給阿方索·亨利(Alfonso Henriquez), 又稱為阿方索一世(King Alfonso I of Portugal), 阿方索一世也成為葡萄牙第一任國王. 

幾乎沒有多少文獻紀載摩爾人當時建造摩爾人城堡跟統治辛特拉的情況, 所以也不知道原本的城堡主體是什麼樣子. 

但是考古學家在此發現有基督教徒跟伊斯蘭教徒居住過的遺跡

現在留下的就是長長的城牆跟城牆上的碉堡

當天風大, 也下著陣雨, 往上爬有點辛苦, 有些區段還蠻陡峭的😐


從城牆上往下看到的辛特拉宮



看到了彩色的佩納皇宮(Pena Palace). 

在這裡看到佩納宮不辜負我在風雨中慢慢爬上來啊~~😂 但是其實拍攝佩納宮最好的地方是在佩納宮西南方的山頂Cruz Alta上, 那是辛特拉山區的最高點, 但是要走蠻遠的, 所以我就沒上去啦

辛特拉在天氣好的時候適合待久一點, 因為整個辛特拉山區很多其他的古蹟, 森林裡也很適合健行, 但是可惜我這次在葡萄牙只停留4天, 當天在辛特拉時天氣也不太穩定. 話說古早的人對於辛特拉森林都有一些傳說, 認為辛特拉的森林是有魔法的森林. 在我看來, 吸引我再來好好走一次這個神奇又美麗的地方就是辛特拉的魔法吧~😄


P.S. 許多人誤會佩納宮位於辛特拉的最高點, 但其實應該說是辛特拉最高點的建築物, 真正的最高點是海拔528公尺的Cruz Alta, 但是上面只有一個十字架. 佩納宮只能算是在第二高點.  


蒼翠森林中的彩色皇宮 佩納宮 (Pena Palace)

辛特拉(Sintra)位於葡萄牙(Portugal)西側, 距離里斯本(Lisbon)不到30公里. 辛特拉一片蒼翠的山區森林中有著如萬綠叢中一點紅的彩色佩納宮(Palácio da Pena). 佩納宮的起源是葡萄牙國王曼紐一世(King Manuel I)下令建造的一個修道院. 在歷史的記載上, 曼紐一世1503年在辛特拉的山區打獵的時候看到了由達伽瑪(Vasco da Gama)帶領的艦隊平安從印度歸來, 在原本已經有了一個小教堂--"Chapel of Our Lady of Penha"的地點旁邊建了這個修道院以示對神的感謝. 1755年這個修道院在地震中部分損毀, 加上1832至1834年自由主義(Liberalism)對抗專制主義(Absolutism)的內戰(Guerras Liberais), 修道院已經沒落. 國王斐迪南二世(Ferdinand II)在1836年來到葡萄牙里斯本(Lisbon)跟葡萄牙女王瑪麗亞二世(Maria II)結婚. 斐迪南二世是個多才多藝教育良好的人, 除了會講多國語言, 對藝術, 音樂, 畫畫都很有研究, 他在1838年用自己的資金買下了原本是修道院的這塊地並著手設計佩納皇宮.

佩納宮售票中心旁的小廳有個皇宮的小模型, 沒錯~~~ 這個皇宮就~是~那麼色彩豐富!


順著山路往上走就可以看到佩納宮隱隱約約從樹林中透出來. 因為我是在今年(2023)的一月中去的, 冬天的辛特拉山區天氣多雲多霧, 當時一下出太陽, 一下下雨, 一下颳風, 然後就是出太陽烏雲下雨刮風出太陽...這樣無限循環... 😂

陰雨濛濛下中的城堡看起來有些滄桑也有些神秘~



皇宮外牆的"阿罕布拉大門"(Alhambra Gate), 是斐迪南二世特別照著西班牙阿罕布拉宮(Alhambra)的"正義之門"(Puerta de la Justicia)設計的. 這種兩個馬蹄型拱門嵌在一起的拱門又稱為"摩爾式拱門"(Moorish arch).



進入阿罕布拉大門後, 這裡本來是馬廄跟守衛還有僕人的房間

進入皇宮的大門

進入大門後就是一個長長的走廊


出了走廊後來到"海神的陽台" (Terrace of the Triton). 這時候飄小雨又起霧照相不太清楚--中間那一大團奇怪的生物雕刻就是海神, 有人形的上半身跟一部分隱藏在大貝殼裡跟有魚鰭的下半身. 貝殼下的裝飾都是貝殼跟珊瑚, 但是在海神的頭頂則是有樹枝, 並且樹枝往上延伸長出了葉子跟藤蔓狀的雕刻裝飾這突出的窗台, 象徵陸地上的景色.


通過"海神陽台"的迴廊會看到充滿拱型窗的城牆, 這個庭院圍繞著整個城堡

這把超大的鑰匙是城牆鐵門的鑰匙...不知道保管的人如何隨身攜帶? 😏

城堡內的中庭跟迴廊. 這裡在1834年之前的修道院成員進入修道院會經過的路徑, 國王斐迪南二世將這裡從新規劃, 建了兩個樓梯, 周圍的牆壁上排列著帶有幾何圖案的西班牙摩爾式(Hispano-Moorish)瓷磚. 這裡從斐迪南二世將其改建直到1910年是皇室成員專用的走廊. 



這裡原本是修道院的食堂, 斐迪南二世將這裡改建成他每天吃飯的飯廳, 屋頂是16世紀曼紐式(Manueline)的拱形屋頂.

葡萄牙國王佩德洛四世(King Pedro IV)的女兒瑪麗亞二世(Maria II)在1834年繼承王位, 並且在隔年跟洛伊希滕貝格公爵奧古斯特·博阿爾內結婚(Auguste de Beauharnais, Duke of Leuchtenberg), 但是奧古斯特·博阿爾內婚後兩個月就因病去世. 之後當年15歲的瑪麗亞二世選擇了1816年出生在維也納(Vienna)的薩克森-科堡與哥達公爵(Duke Ferdinand of Saxe-Coburg and Gotha)在1836年4月9日結婚. 婚後的公爵即成為斐迪南二世. 

斐迪南二世雖是跟瑪麗亞二世政治聯姻, 但是兩人的感情很好, 並且每天都會撥出時間教導孩子, 所以斐迪南二世設計的城堡房間都不大, 但是注重隱私跟家庭生活務實的功用. 



皇室成員住在這邊超過50年--從斐迪南二世在1838年買下了荒廢修道院的這裡再改建成皇宮, 到後來斐迪南二世第二次婚姻的艾德拉女爵(Elise, Countess of Edla)住在這裡直到1890年後將皇宮交給國家.


雖說斐迪南二世生於奧地利維也納, 他對皇宮的夢想設計無庸置疑的有受到德國建築的影響, 尤其是巴伐利亞國王馬克西米利安二世(Maximilian II of Bavaria)的施萬高皇宮(Hohenschwangau)(又稱為"舊天鵝堡". 馬克西米利安二世是那個建了有名的新天鵝堡(Neuschwanstein)的國王路德維希二世(Ludwig II)的老爸), 但是他在這座城堡裡還是加入了很多葡萄牙跟摩爾式建築的元素, 例如彩色的馬賽克拼貼瓷磚跟拱形的窗戶跟屋頂.

斐迪南二世設計的佩納宮在19世紀時成為了葡萄牙的建築代表, 他也重新詮釋葡萄牙傳統的"曼紐式"(Manueline)建築並加以發揚.


我發現在19世紀的皇宮裡總有幾個非常東方風味的房間, 並且收集了許多東方風格的文物或裝飾品, 那時候的西方國家對於遠在地球另一邊的東方國家應該是充滿好奇跟想像. 

這中國風的翠綠色的櫃子跟兩旁的小獅子, 感覺跟皇宮其他的裝潢有點衝突, 但是當時住這裡的皇室成員可能覺得這個房間充滿了有趣的異國情調吧. 

這可是個電話喔~



音樂與吸菸廳(Music and Smoking Room), 屋頂的裝飾受到伊斯蘭(Islamic)的影響並且也有摩爾式風味, 這個大吊燈是在斐迪南二是建造皇宮時就裝上的. 

皇宮的大廳(The Great Hall), 有兩個進出口, 裝飾得很奢華. 這裡的家具則結合了19世紀最受歡迎的幾個風格--哥德式(Gothic), 文藝復興式(Renaissance), 都鐸式(Tudor), 弗拉芒式(Flemish)


斐迪南二世從瑞士, 德國, 荷蘭收集來的彩色玻璃也鑲嵌在西北邊的三個窗子上.



公鹿廳(Stag Room), 用來做宴會廳, 中間的圓桌是斐迪南二世特別訂製的.

皇宮裡主要的大廚房, 就在公鹿廳的旁邊, 當有宴會時方便準備食物

鐘塔

參觀完皇宮內部出來時發現出太陽了, 趕快再多照幾張






P.S. 佩納宮的顏色跟造型都很特殊, 我一開始還以為是摩爾人蓋的城堡然後葡萄牙人再改建的, 但是讀過了它的歷史才知道佩納宮完全是國王斐迪南二世的精心之作. 斐迪南二世在1836年跟葡萄牙女王瑪麗亞二世結婚後, 只能被稱為親王(prince), 在葡萄牙的法律之下, 斐迪南二世在1837年第一個兒子出生後才被稱為國王, 直到瑪麗亞二世在1853年過世後, 由他們年輕的的大兒子繼承王位, 斐迪南二世成為攝政王. 斐迪南二世的第二次婚姻發生在1869年, 對象是一個出生在瑞士的美國女演員兼歌手愛爾西·韓斯勒(Elise Friedericke Hensler), 婚後對植物都很有興趣的兩人很低調的住在辛特拉. 愛爾西·韓斯勒被稱呼為"艾德拉女爵"(Countess of Edla). 佩納宮的附近也有艾德拉女爵設計的小屋.